「凝視諸神,照見眾生」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諸神與眾生」展覽開幕

如何透過影像,看見信仰的可能?文化部所屬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今(20)日揭幕「諸神與眾
」展覽,透過攝影與影像藝術,探索信仰的多元樣貌。集結16位藝術家,展出18組作品,
從神聖的象徵意涵到凡俗的信仰實踐,邀請觀眾在光影交錯之間,重新思考信仰的價值。

文化部長李遠(左三)、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右二)、策展人邱國峻(左二)、參展藝術家李小鏡(左一)、參展藝術家馮君藍(右一)於展場合影。

「藝術家之所以珍貴,因為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心靈及看世界的角度,透過藝術,讓我們更了
解世界」。李遠致詞時提到攝影師李屏賓在回答其他導演說他沒對到焦時,他回答「focus
in my mind」;也憶起《人間雜誌》首期一張黑白的混血兒照片,讓導演楊德昌決定拍攝
成電影,而。此次的「眾生」與「諸神」特展,便是讓大家透過攝影師的眼,看見攝影師眼中、心中的世界,以及最代表臺灣文化的人與信仰。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表示,「藝術家之所以珍貴,因為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心靈及看世界的角度,透過藝術,讓我們更了解世界」。

國美館長陳貺怡則指出,「每個人都有靈性的需求,臺灣社會的自由、民主、開放,就反映
在信仰的多元性上」。「諸神與眾生」展覽涵蓋當代攝影及影像裝置藝術,呈現信仰文化在
當代社會中的多元詮釋,展區分為「諸神」與「眾生」2大子題。「諸神」展區關注神聖意
象的重塑,透過攝影與數位影像,呈現信仰如何在歷史與當代社會間流動,並探討人與神的
連結,展覽作品描繪宗教祭典、神聖空間與傳統信仰符號,讓觀眾感受神性的流動與藝術性
的當代詮釋。

國美館長陳貺怡致詞指出,「每個人都有靈性的需求,臺灣社會的自由、民主、開放,就反映在信仰的多元性上」。

「眾生」展區關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內在信仰追尋,探索個人與社群之間的精神場域,並
透過生死議題的詮釋,反映生命的流動與超越,探討有情眾生在信仰體系中的角色。
「透過這個展覽讓不同的信仰經驗得以交流,目的不在說服彼此,而是因為分享而互相了解
。」策展人邱國峻進一步分享,影像讓無形的信仰顯現。展覽希望透過攝影的視角,引導觀
眾感受信仰的多重樣貌,並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進而在觀看中發掘信仰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
觀與精神體驗,開啟關於信仰與自我的對話。

「諸神與眾生」展覽分為「諸神」與「眾生」兩個主題展區,深入呈現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張力與交融。
二樓的「眾生」子題,反映著人們對於生命未知的探索,覓尋彼岸的渴望。

「諸神與眾生」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201-203、301-303、305展覽室及廊道空間(臺北市中正區忠
孝西路一段70號)
時間:即日起至6月29日(諸神展至6月4日),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