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臺灣當代木雕藝術之美!陳啓村木雕藝術特展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承心啓藝—陳啓村木雕藝術特展」,即日起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展出第14屆國家工藝成就獎藝師陳啓村終身深耕木雕藝術領域的精采成就。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陳啓村的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還具備開創未來的前瞻性,除了精湛的木雕創作,並致力推動臺灣工藝發展,終身投入木雕創作的精神與成就,都將成為臺灣工藝後輩們學習的典範。

工藝中心表示,展覽以「承」繼接續傳統木雕工藝的精髓、傳授技藝「心」法的經驗和知識、開「啓」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融合的新思維,以及打造生活「藝」術的美學願景等4大面向為題,串聯為「承心啓藝」4字,完整詮釋陳啟村「擇一事,執一生」工藝頂真精神與不凡的成就。本展作為今年工藝中心工藝「漫活SLOHAS」系列活動之一,共計精選66件作品,規劃「承‧習藝的開端」、「心‧藝念的積累」、「啓‧當代的觀照」及「藝‧多元的交響」4大展區,呈現陳啓村在傳統木雕領域突破與創新的精彩過程與豐沛創作能量,以及陳啓村以「生活因藝術而豐富,生命因創作而永恆」態度演繹木雕藝術之美的動人精神。

陳啓村自13歲進入府城福州派當學徒的第一天,從桌上撿了一塊小木屑含在口中並吞食下肚,於心中暗地誓願「一生只作雕刻工作」,並致力於木雕創作迄今逾50年,除承繼傳統木雕工藝的精髓,走遍全臺各地廟宇進行田野調查,參觀前輩作品並留下許多珍貴影像紀錄,也因地緣關係的刺激,進一步進修藝術知識與技術,陸續學習素描及油畫技巧。

將現代人體結構概念帶入傳統木雕,積極尋求技藝累積與知識經驗的突破,展現臺灣工藝的傳承及創新。退伍後陳啓村組成家庭並成立工作室,積極參與各項現代藝術與傳統工藝的競賽,以不懈的匠人精神開啓融合木雕創作的新思維,並展現精湛工法及純熟雕刻技藝,將現代美學等西方元素融入東方底蘊,呈現傳統工藝雕刻和現代藝術雕塑2大類別特色。

從繪製設計圖到雕刻,陳啓村以細膩的刀工刻劃人物的神韻與姿態,作品細膩而簡潔,情感深厚而有層次,傑出的觀察力、體悟及努力不懈的精神,成就他獨特的創作風格,有別於傳統卻不失傳統。創作取材及技法多元運用,流露對生活的關注,除日常生活與歷史民俗主題外,善於掌握人物造型,透過創作呈現對人物形象的生動刻劃及深厚情感,對臺灣神佛像雕刻領域賦予新的詮釋,展現傳統木雕藝術的韌性、突破與價值,如大樹年輪般累積傳承,與時俱進地綿延展望,體現臺灣當代木雕工藝無限的生命力。

除創作外,陳啓村更以多元跨領域合作方式投入對工藝美術的推廣,與中央、地方及多所大學合作,辦理專題講座與木雕體驗課程,積極實踐社會責任,推展藝術文化樣貌及傳承工藝技法;並相繼擔任社團法人臺灣工藝聯盟總會創會總會長及藝術相關重要協會理事長等職務,積極推廣臺灣工藝及拓展臺灣工藝產業多元發展。期待觀者透過欣賞陳啓村藝師精湛木雕技藝,理解他畢生致力投入工藝創作之歷程與相關貢獻,歡迎有興趣民眾踴躍參觀。相關展覽訊息請至工藝中心官網(www.ntcri.gov.tw)或工藝中心官方臉書(facebook.com/ntcrintcri)查詢。
「承心啓藝—陳啓村木雕藝術特展」
時間:即日起至5月11日,週二至週日09:30-17:30(週一休館)
地點: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2樓(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