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4/20震撼登場!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tiaen tiamen Episode 2)

繼2023TIFA《我.我們》第一部曲狂售三千五百張票,好評如潮,全新系列作品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tiaen tiamen Episode 2),將於4月18日至4月20日登上國家戲劇院。延續首曲的爆裂能量,更深入探討中年生命階段的智慧與承擔,在舞蹈、音樂與圖像交織的現場體驗中,觀眾將從「關係」看見「我」,也看見「我們」。日前,法國國家夏佑劇院藝術總監哈希德. 烏蘭登,也趁作品《無涯之軀》來臺巡演期間,特地前往臺中觀賞此作,稱其為「必須觀看,且絕無僅有的演出!」

2025TIFA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舞作大量運用舞團從未演繹過的雙人舞,探索愛、競爭、羈絆等人際關係,從情感透過肢體流動。(國家兩廳院提供、蔡耀徵攝影)

本作核心「puqulu」,意指排灣族語中象徵中年階段的「智慧之腦」,是透過經驗與知識的累積,成為橋梁、連結群體的那個人。​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表示,這個生命時期不是衝在最前面,而是穩穩地站在群體中央,像一股「看不見的中間力量」。回到「我」的本質,舞作大量運用舞團從未演繹過的雙人舞,探索愛、競爭、羈絆等人際關係,從情感透過肢體流動。他也強調,希望觀眾能夠放下預設,走進劇場感受,即便沒有看過第一部曲,仍會在第二部曲中得到共鳴。

2025TIFA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 ​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表示,這個生命時期不是衝在最前面,而是穩穩地站在群體中央,像一股「看不見的中間力量」。(國家兩廳院提供、蔡耀徵攝影)

延續國家文藝獎得主布拉瑞揚.帕格勒法編舞、金曲歌后ABAO阿爆(阿仍仍)擔任音樂統籌,與圖繪設計磊勒丹的黃金創作陣容,第二部曲再加入同為國家文藝獎得主的舞臺設計王孟超,視覺藝術家徐逸君操刀影像設計。觀眾可以在舞臺上看到一塊既能投影,也是道具的巨型白布,時而垂掛、時而攤地,搭配圖繪、影像與燈光的變化,化為山巒、村落或海洋,舞者宛如穿梭在文化與地景之中,時而寫實,時而魔幻。

2025TIFA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 第二部曲再加入同為國家文藝獎得主的舞臺設計王孟超,視覺藝術家徐逸君操刀影像設計。(國家兩廳院提供、蔡耀徵攝影)

如何用音樂讓人感覺到兩部曲不同年齡階段的差異?阿爆分享,對她來說中年的定義是「修補斷裂」,便嘗試將意想不到的聲響匯聚成「我們」的聲音,最終加入了人聲與聲音採集兩個元素。她邀請曾入圍多項金曲,原住民音樂廠牌「那屋瓦少女隊」的歌手Kivi站上舞臺,用歌聲與舞者一同演出。阿爆形容,她的歌聲既古老又優美,能夠鑽進觀眾的心中,彷彿在與舞者角力,讓現場直接感受到的能量,瞬間更上一層,簡直是第二部曲的「秘密武器」。

2025TIFA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 回到「我」的本質,舞作大量運用舞團從未演繹過的雙人舞。(國家兩廳院提供、蔡耀徵攝影)

為展現生命中年階段的孤獨與拉扯,相較第一部曲,第二部曲把舞蹈、圖繪、音樂等表現形式收束得更加內斂而純粹。先前於臺中與臺東的演出亦收穫好評,現場觀眾讚賞:「現場吟唱實在太震撼了!」、「好像看到了不一樣的肢體敘事方式,打開更多我對布拉瑞揚舞團的想像」、「非常感動!馬上再購買了臺北場的票!」汲取巡演的養分,布拉瑞揚舞團也將持續打磨演出細節,帶來更凝鍊且升級的排灣宇宙。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將於4月18日至4月20日登場國家戲劇院。(國家兩廳院提供、蔡耀徵攝影)

由國家兩廳院主辦2025TIFA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將於4月18日至4月20日登場國家戲劇院,誠摯邀請觀眾走入劇院,感受最純粹的文化與肢體震撼,更多詳情請見網站 。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