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竹」老街,慢生活
文/李若茝•圖/李若茝、竹山老街情報站 來源出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生活工藝誌》
臺灣,秋季仍是日頭熾熱,生活裡的竹藤器物依舊是好日涼伴。由中原大學教授暨竹山老街情報站創辦人朱禹潔帶領,一探訪竹山老街上的臺西客運站及相關特色產業點、店家與職人。
生活中的竹籐器
位於亞熱帶的臺灣,氣候高溫多雨,適合竹子的生長,竹種類繁多,熱帶叢生竹與溫帶散生竹,均自然分布;竹林生長迅速,更新又快,成林三、四年後即可砍伐利用,是極為重要的林產經濟作物。早期臺灣原住民及移入的漢人就地取材,以豐富的竹材製作實用的日常品,以因應生活所需。農家早出耕作,午後將竹材送進工廠,透過加工轉換為質輕耐用的竹櫥櫃、竹桌椅等傢俱,也製作竹編器具以補家用,如竹漁籃、竹斗笠等。家家戶戶不時看到女人家,腳上束著牽引竹編搖籃的繩線,一面搖著孩子,一面埋頭編織竹器。
竹山―臺灣竹產業重鎮
南投竹山為臺灣竹材集散地,竹山舊名林圯埔,是臺灣最早引進竹子栽培的地方,在竹產業全盛時期賺取了豐厚外匯,養活全竹山百分之七十的人口。當時的竹製產品形式與技法大都沿襲中國華南體系,尤其閩粵兩地的式樣更為顯著,也因與平埔族、高山族互動,編法也受影響。
1929年日本政府特聘日本編織師傅來臺,教授花籠、雜物箱的編製方法、染色及塗裝等技術,產品回銷日本;1931年請中國福州師傅教授各種竹藝技巧,產品銷售到中國。此時期竹製品的生產方法與銷售模式也有所變化,從少量或訂製的內銷市場逐漸演變成量產的外銷。竹產業歷經上百年的盛況後,於1990年代走入蕭條,大量的竹藝工廠外移、青翠的竹林也被價格優渥的茶園所取代。今日,地方上的有心人士為了重拾家鄉的竹樣貌,開始發展觀光文創模式,將竹工藝帶入另一個新層次。
達人老街漫遊
漫遊竹山的街市,日式傳統的老建築林立。從老街情報站出發,在橫街的轉角便是一棟日式街屋,現為咖啡館;轉往雲林路上可見竹山鎮農會,其立面飾帶設計細緻且繁複,比例優美;再往下橫街則有日治時期的庶煌診所,建築保存得相當完整,是磚木混和的構造。下橫街、大禮路與集集三路包圍的街區,存有較為密集的老建築,例如竹山玫瑰堂、四連棟日式宿舍以及竹山郡役所作戰指揮所(防空壕)等。
竹山玫瑰堂與連興宮是當地人的信仰依靠。連興宮主祀廈門同安的銀同媽軟身,每逢媽祖誕辰的繞境活動皆熱鬧無比。竹山玫瑰堂是1950-60年代美援物資發放處,也設置附屬教育機構,陪伴幼兒度過美麗的童年;每到復活節與聖誕節,玫瑰堂諸多慶祝活動總吸引眾人參與。
竹山早期為八通關古道的最後一個補給站,南北雜貨或高山蔬果聚集於此,形成一個龐大的集市,如今仍匯聚許多南來北往的的攤販。根據當地人黃建達口述,早年竹山以橫山街為中軸線,雲林路、菜園路、竹山路等屬於「下市」,前山路、集山路、林杞街屬「上市」,市集多集中在「上市」,有專賣各種竹筍的竹筍市場、蔬果肉魚市場以及南北雜貨市場,當時鹿谷居民得下到竹山購買商品,也匯通了高山的蔬果茶葉於此販賣。竹筍市場裡有各類品種的竹筍、筍製加工食品和零嘴小食等,琳瑯滿目,筍商熱情介紹不同品種的吃法,新鮮吃或曬成干吃,都別有風味,價格實惠,十分吸引人。
竹文創復興
臺西客運站二樓的竹青庭人文空間,從產地、餐桌到空間都取材自本地,以5500多條竹篾為最環保雅緻的建材,打造出充分展現竹編之美的空間。餐點融合了在地食材,是十足道地的風土菜單,用完餐信步下樓至臺西冰菓室,可品嚐美味又新奇的竹筒冰淇淋。客運站斜對面的竹生活文化促進會,販售許多洋溢手作溫度的竹藝品;過了馬路則有復興竹山生活文化、設計新潮的元泰竹藝社。創立三十多年的元泰竹藝社經歷竹產業的輝煌,但低廉的塑膠製品漸次取代,竹市場因之沒落。第二代的林家宏,九年前因為媽媽的一通電話,決定返鄉接手家業,重新思考如何轉型傳統竹藝,「讓竹子重新進入生活」。從友善環境的初心出發,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開發出一系列生活用具,如竹牙刷、竹握杯;融入戶外生活風格元素的設計,逐漸摸索出品牌發展的方向,成功獲得喜愛戶外活動、關心環境議題的消費者關注支持,更讓大眾重新認識竹山與竹製產業現況,用自身的專長翻轉了故鄉的老產業。
小鎮精緻之旅
豐厚的在地生活與文化脈絡,讓現今的竹山充滿無限可能和想像,吸引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從不同面向共植一座可遊可玩可生活並駐足欣賞的工藝小鎮。